高颜值“门面担当”,让步行街改造提升了几个level


商业空间设计中,立面才是整体颜值中最显眼的体现


步行街对城市而言是什么样的存在呢?也许可以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两句话来回答:“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可以说,步行街是城市生活的写照,也是城市发展的镜子。在中央指导下,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开展代表本地特色的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

而作为商业业态的外在表征和商铺室内外的空间过渡,建筑立面是当之无愧的步行街的“门面担当”,特殊立面的空间特征能够强化街道的意象,甚至成为城市的“橱窗”。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出了第1次轮廓线和第2次轮廓线的概念,他把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1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突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第2次轮廓线”。

在步行街的改造提升中,立面改造是重要一环,而我们做的往往是在这“第1次轮廓线”上通过符合项目定位的“第2次轮廓线”营造美好的街道景观和商业氛围。

从体块的整体处理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加建整体性的构筑物,改变原建筑的整体轮廓,让建筑立面脱离单调的方盒子,呈现出崭新的天际线。

▲ 潇湘意•零陵HOO | 用现代的线条诠释潇湘大地传统民居的制式

▲ 上市里 | 将山水、人文、自然元素融入立面改造,寻找烟台记忆

从表皮的处理而言,在整个体块表面通过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处理,达到新奇的效果,以此来突出建筑的性格,在相对规整的布局下较惊艳的立面效果。

▲ 十里云间 | 巨幅字画化身建筑立面铺展出街区的国潮风格


▲▼ 西嘻小镇 | 在各种材质及造型营造的色彩与光影间,感受斑斓流动

▲ 桫椤湾 | 植入轮船、码头等元素符号,革新原有建筑的印象,让街区有更多表情

▲ 中房启彩广场•星途 | 以最小的改动最大程度重现名人踏过的欧式风情

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直接反映了商业的定位与调性,带有一定的商业地标性色彩,人们能从立面表达元素的组合中即刻感受到步行街的品质,从外立面视觉开始享受到购物所带来的快乐与惬意。所有外装组合元素与细部设计都应围绕着这一定位展开。 

橱窗 
橱窗可以满足商家沿街展示、立面设计虚实变化以及提高夜景照明亮度等。结合橱窗对建筑玻璃及外墙进行主题式设计,让建筑外部形成浓郁的购物气息,甚至可代替表面广告位创造商业氛围并提高建筑感和品质感。


店招 
为了整体效果更佳,店招须围绕项目定位与调性进行统一规划、分级设置,当然,在展现整体立面形象的同时也要兼顾各商家,尤其是主力店的外设店招需求。


广告位 
广告位要结合步行街立面设计把广告元素融入到整体建筑设计语言当中,需将广告位位置、组合形式及边框处理等有机生长于建筑立面中并作为建筑细部来考虑。



立面玻璃
没有实的部分容易显得脆弱、无力;没有虚的部分容易显得呆板、笨重、沉闷,巧妙地处理建筑立面的虚实关系,可以获得轻逸灵动又坚实有力的外观形象。




夜景照明
夜景照明是建筑的第二立面,好的夜景观和舒适优美的灯光环境可以营造城市商业气氛、文化气氛和休闲气氛,创造更舒适、生动和充满情趣的城市空间环境,展示城市的形象。


在城市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塑造中,立面是建筑与城市交融的界面,更能成为城市的魅力所在。文化与风情可以在各种纹理与元素中被保留,人漫步街道间,组成的画面、构成的故事,就是城市里一道绝佳的风景。

更多消息

工业旅游|工业产业如何迈向文旅之路

在公园+商业里实现无痛消费,chill感美学上大分

全民文旅强势头下,用流量引人,用文化留人

用文旅把服务区商业重做一遍